首页 >> 精选快讯 >

在 IBS 患者的肠道中发现的 DNA 损伤诱导微生物代谢物家族

2022-10-29 08:43:13 来源: 用户: 

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组由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基因毒素,它们可以破坏 DNA,导致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在他们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开发的筛选过程。Jens Puschhof 和 Cynthia Sears 分别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同一期刊上发表了一篇 Perspectives 文章,概述了团队在这项工作中所做的工作。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类肠道中存在的一些细菌会产生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宿主患上结肠直肠癌的可能性。例如,已发现大肠杆菌产生一种叫做大肠杆菌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增加患癌症的机会有关。这些物质通常被称为基因毒素——它们通过破坏 DNA 引起问题。在这项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员指出,很少有基因毒素被鉴定出来,并试图找到更多。

这项工作涉及首先收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粪便样本,这也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然后使用该团队开发的一种方法对每个样本进行筛选,以确定特定类型细菌产生的物质是否会导致它们感染的细胞中的 DNA 损伤。

他们发现了一个他们命名为吲哚胺的代谢物家族,这些代谢物是由一种叫做摩根氏菌的细菌产生的。先前的研究发现 M. morganii 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但直到现在,它们的基因毒素尚未被发现。研究人员还寻找了更直接的联系——他们将 M. morganii 注射到健康小鼠的肠道中,发现这样做会增加它们的肿瘤生长速度。

研究人员建议,他们的工作突出了微生物组中的代谢物对癌症风险的影响。Puschhof 和 Sears 指出,研究人员表明,微生物组中可能存在广泛的基因毒素,这表明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找到它们。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