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资讯:非遗项目济南微雕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面向社会公开

2024-01-23 04:00:06 来源: 用户: 

大家好,今日小科来聊聊一篇关于互联网资讯:非遗项目济南微雕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面向社会公开的文章,现在让我们往下看看吧!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容量最大、内容最广、传递速度最快的信息中心。全球每天有四亿人使用互联网,上网人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6.互联网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接下来这篇文章给大家说说互联网科技的一角。

这门手艺叫“微雕”,为了这“绝活”他可是正经拜了名师。

谈及自己的绘画功底,董光庆称,因为自己的父亲喜欢工笔画,他自幼也受到熏陶,喜欢画画,也喜欢篆刻,但都是在业余时间、休班时候进行创作。

几年前,董光庆从工作岗位内退之后,做起了保安工作。在山东博物馆这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工作地点,董光庆吸取更多的艺术滋养,且慢慢喜欢上了雕刻。

他喜欢山东博物馆的书画展、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等展览,珍贵文物上雕刻的人物、走兽等造型,让他大开眼界,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创作技巧和滋养。董光庆说因为很多雕刻画作“都印到自己脑子里了”。

2017年10月,非遗项目济南微雕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面向社会公开、免费遴选传人。从报纸上获得这个消息的董光庆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后跟随王天明学习微雕。那次面试,董光庆和同样面试通过的30多位学员一起学习微雕。经过一年多学习之后,因为创作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2018年董光庆成功拜王天明为师,系统学习微雕。

“之前是自己在家里闭门造车,一直没有机会拜师。有了老师后,经过两年多的系统学习也出了不少作品。”

济南微雕,在吸取全国微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微书、微画、微型工艺三种雕刻形式,形成了独具济南特色的微雕艺术,于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画笔到雕刻笔,董光庆的微雕也尽显功力,除人像主题微雕外,他还创作山水花鸟等主题作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创作天地。

在一厘米见方的石片上,董光庆能刻出一幅有山、有水、有小桥、有茅屋的完整画作,线条流畅、笔法细腻,小小雕刻画作里藏着大乾坤。

董光庆说,“微雕创作需要的材料都是他自己搜集处理,购买的石头都是一些下脚料,将其打磨成厚薄合适的石头片进行创作。”董光庆告诉记者,微雕技艺属于盲刻,创作一幅作品需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一幅微雕作品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他一般会凌晨三四点起床完成一幅作品后,再去上班。因为太热爱微雕这门艺术,他长期保持这种生活节奏,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拿来创作。

从董光庆的言语中,可以发现他是真心热爱微雕艺术,也希望济南微雕这门老手艺能被更多人知道、喜爱。他相信只要真心喜欢就能把这件事儿干好,不喜欢则永远干不好。董光庆自从开始学习微雕后,他从大量的传统绘画、雕刻艺术中汲取养分,反复临摹《三希堂画谱》《芥子园画谱》等作品的山水花草作品,以提升自己的画工,默默耕耘自己喜爱的微雕创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