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亿美元出售核心业务,全球透析巨头百特医疗“落幕”?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38亿美元出售核心业务,全球透析巨头百特医疗“落幕”?】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靴子落地,百特给出了其肾脏护理业务的最终归宿。
8月13日,百特宣布已与投资巨头凯雷集团达成收购协议,将其已有近70年历史的肾脏护理业务(Vantive)以38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出售给后者。根据最终协议的条款,在某些交易完成调整后,百特将获得约35亿美元现金,目前估计税后净收益约为30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肾脏护理业务是百特的核心业务之一。根据百特财报,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38.12亿美元,其中肾脏护理业务收入11.18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9.3%,是百特第二大业务。百特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肾脏护理业务的增长,部分是由对急性疗法和腹膜透析产品的需求推动,但部分被中心血液透析产品销售额下降所抵消。
此前,肾脏护理业务被拆分还是出售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今年5月,就有百特内部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爆料称,“肾脏护理业务部门的最终归属始终未定,公司一会拆分,一会收购,一会管理层变动,再这样折腾员工真的受不了。”
一个多月前,业内有消息称,百特正考虑以超过4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肾脏护理业务出售给凯雷。如今,双方正式官宣这一收购协议,只不过价格未到40亿美元。
对于此次出售,百特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é(Joe)E. Almeida表示:“今天的公告标志着,我们在2023年初宣布的战略转型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一步。由于这笔拟议的交易,百特将成为一家更专注、更高效的公司,能够更好地重新定义医疗保健服务,推进惠及患者、客户和股东的创新。”
回顾百特这一年多的转型,裁员、关厂、出售常伴其左右,“降本增效”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词。
归属已定作为三大透析巨头之一的百特,最终还是选择出售肾脏护理业务。而就在去年初,百特还在尝试将肾脏护理业务拆分,并完成独立上市。
2023年1月,百特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未来的12~18个月内完成对肾脏护理和急性治疗部门的拆分,将其作为一家独立上市公司。同年7月,百特宣布新公司的名称为Vantive,预计将于2024年7月或更早推出。
根据公告,该业务在全球拥有超过23000名员工,2023年收入为45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0%。此外,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35.92亿美元,其中肾脏护理业务收入11.0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0.7%。
不过,今年3月,百特提出,与最初想法有所不同,其正在寻找潜在的出售交易,而非此前宣布的分拆上市。同时指出,无论最终选择何种方式,公司都将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对肾脏护理业务的分拆。在今年5月初发布一季度财报时,百特再次对此进行了强调。
今年7月,业内有消息表示百特正与凯雷集团接触,欲出售其肾脏护理业务。消息一出,百特的股价上涨超5%。
8月6日,José(Joe)E. Almeida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众所周知,我们在2023年1月启动了战略转型,将百特重塑为一个更简化、更敏捷、更专注的公司。我们计划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将肾脏护理业务从百特剥离,以便为两家公司提供更好的战略清晰度和更大的灵活性,以追求其独特的投资重点。我们正在继续朝着分离的方向稳步前进,虽然最终的路径还没有确定,但我们目前预计分离将发生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
一周后的8月13日,百特正式发布出售肾脏护理业务的公告。当天,二级市场上,百特成交额为3.36亿美元,较上个交易日增加219.09%,当日成交量为972.28万。
百特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百特预计实现4%~5%的年营业销售额增长率。到2025年其营业利润率约为16.5%。百特将继续优先考虑资本配置,并期望将投资导向高增长、高回报的机会,以推动业绩增长。为此,百特将继续专注于去杠杆化,并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低于3.0倍的投资级目标。
动作频频根据百特财报,2024财年前六月公司累计收入74.0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前六月累计净亏损2.72亿美元,同比扩大189.36%。
不仅如此,在具体的业务上,百特面临也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难题。
比如,上述爆料者称,一方面,百特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是否选择努力入围国采仍在举棋不定,担心中选之后,产品收入会大幅降低,而不中选又很难保证产品销量;另一方面,在部分产品进入集采后,百特也在进行产品的更新替代,但新产品像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产能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引起全国多地患者的投诉,备受媒体关注。
对此,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对企业来说很难完全逃避集采,企业参与集采时,虽然价格有所降低,但能够保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营销成本也会因此进一步削减,对降本增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对于产品产能不足,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王宏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要有最基本的契约精神,积极兑现签约内容,这就要求企业在投标时就做好自身产能的评估工作。
多位市场分析师向记者表示,降本增效是百特破局的关键,百特需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创新研发。
实际上,“降本增效”已经成为百特一年多来的关键词,也由此引发了“瘦身”、关厂、出售业务等系列行为。
2023年1月,百特正式启动战略转型。次月,百特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预计2023年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将裁去至多5%的员工。按照测算,裁员数量将达3000人。
同年7月,百特宣布关闭美国阿拉巴马州欧佩莱卡工厂,并裁去近500名员工,预计11月停止欧佩莱卡工厂的运营。
今年3月,百特宣布将关闭其位于马萨诸塞州Acton的制造工厂,并解雇59名工人。裁员将从5月3日持续到6月30日生效。
不仅如此,去年5月,百特宣布以42.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业务(BPS)剥离给华平投资和安宏资本。
彼时,百特表示,将利用出售所得来减少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债务来源于百特所完成的一起巨额收购案。2021年,百特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医疗技术公司HillRom,并承担了后者未偿债务,总计约125亿美元。
但收购后公司的业绩并未达到预期,José(Joe)E. Almeida直言:“因为这笔收购,我们产生了大量债务,未来,包括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价值可能还会对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这场巨额收购带来的“阵痛”一直延续至今,步入2024年,裁员、关厂、出售仍在发生。不过,也正是随着裁员、关厂、出售的进行,百特的业务得以更聚焦,正一步步实现其战略转型。
转载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作者:闫硕
以上就是关于【38亿美元出售核心业务,全球透析巨头百特医疗“落幕”?】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宋L DM-i作为比亚迪旗下的一款热门新能源SUV,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性价比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了解它的落...浏览全文>>
-
2023款开拓者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中型SUV,以其高性价比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该款车型的最低售价为19 49万...浏览全文>>
-
购买起亚EV5时,了解其落地价及各项费用至关重要。起亚EV5作为一款纯电动车,价格会因配置和地区的不同有所差...浏览全文>>
-
秦L作为比亚迪旗下的热门车型,在2025款中带来了更多惊喜。新车延续了比亚迪家族式设计语言,外观更加动感时尚...浏览全文>>
-
2025款途乐作为一款豪华全尺寸SUV,以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和宽敞的内部空间备受关注。目前,该车型的具体售价尚未...浏览全文>>
-
2023款豪运车型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丰富的配置,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市场行情,该车的官方指导价...浏览全文>>
-
捷尼赛思纯电GV70 2023款作为豪华电动车市场的新星,凭借其优雅的设计、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配置,吸引了众多...浏览全文>>
-
2024款凡尔赛C5 X以其时尚跨界设计和实用性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作为雪铁龙品牌的旗舰车型,它不仅外观...浏览全文>>
-
近期,河南郑州的大众蔚揽车型迎来了价格新低,最低售价仅为26 48万元起,这一优惠力度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浏览全文>>
-
近期,日产途乐2025款新车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市场反馈,该车型在近一个月内的最低售价已降至79 80万元...浏览全文>>
- 秦L 2025新款价格大起底,买车超详细
- 途乐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大起底,买车超详细
- 河南郑州蔚揽落地价,最低售价26.48万起,价格再创新低
- 宋PLUS新能源价格,最低售价11.98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LEVC TX价格,换代前的购车良机,不容错过
- 试驾保时捷Panamera新能源,新手试驾注意事项
- 轩逸最新价格2025款全分析,买车不踩坑
- 长安欧尚X7 PLUS多少钱 2023款落地价,买车前的全方位指南
- 林肯领航员预约试驾,4S店的贴心服务与流程
- 九龙W5价格,最低售价12.58万起,购车攻略来了
- 钇为3价格,各配置车型售价全展示,超值机会
- 星途瑶光 2024新款价格,性价比之选,购车无忧
- 橙仕X7多少钱?购车必看
- 中国重汽搏胜预约试驾流程讲解
- 新海豚EV落地价走势,近一个月最低售价14.18万起,性价比凸显
- G级AMG落地价,最低售价255.40万起,赶紧行动
- 捷途X90 PLUS试驾有哪些途径
- 长安之星5落地价,各车型售价大公开,性价比爆棚
- 发现运动版试驾预约,超简单流程,轻松开启试驾之旅
- 岚图汽车岚图梦想家试驾,体验极致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