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下一句是什么】“青青河边草”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采薇》篇,是一首描写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古诗。原句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青青河边草”并非出自《采薇》,而是出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
一、
“青青河边草”出自《汉乐府·长歌行》,全诗如下: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其中,“青青河边草”是后人误传或引用时的常见说法,实际上在原文中并没有“青青河边草”这一句。但根据民间流传和文学作品的改编,常将“青青园中葵”误记为“青青河边草”。因此,若以“青青河边草”作为标题,其下一句应为“绵绵思远道”,这是后人根据诗意改编的句子,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青青河边草下一句是什么 |
出处 | 民间改编/《汉乐府·长歌行》(原句为“青青园中葵”) |
原文诗句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流传版本 |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
作者 | 不详(民间流传) |
含义 | 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故乡的思念之情 |
现代使用 | 常用于诗词、歌曲、影视等文艺作品中 |
三、结语
“青青河边草”虽非出自经典古籍,但在现代文化中已成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象征,尤其在表达离别与思念时被广泛引用。无论是“青青园中葵”还是“青青河边草”,都承载着古人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了解这些诗句的来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