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贝里奖的中国科学家是谁】“舍贝里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中唯一一个非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的奖项,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增设。该奖项每年颁发给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截至目前(2025年),尚未有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中国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有多位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但至今还没有一位华人学者获得该奖项。
以下是对相关情况的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次颁发以来,获奖者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尽管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但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中,仍未能有中国籍科学家入选。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没有价值,而是由于诺贝尔奖的评选机制、提名范围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使得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获奖机会相对较少。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未来有望看到更多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
表格:诺贝尔经济学奖部分获奖者(非中国籍)
年份 | 获奖者姓名 | 国籍 | 研究领域 |
1970 | Paul A. Samuelson | 美国 | 经济理论、福利经济学 |
1973 | Maurice Allais | 法国 |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理论 |
1974 | Friedrich Hayek | 奥地利 | 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 |
1977 | Bertil Ohlin | 瑞典 | 国际贸易理论 |
1980 | Lawrence Klein | 美国 |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
1983 | Gérard Debreu | 法国 | 一般均衡理论 |
1990 | Harry Markowitz, Merton Miller, William Sharpe | 美国 | 金融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 |
2001 | Akerlof, Spence, Stiglitz | 美国 | 信息经济学 |
2010 | Peter Diamond, Dale Mortensen, Christopher Pissarides | 美国/英国/希腊 | 劳动市场与匹配理论 |
结语:
目前,尚无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这并不影响中国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随着全球学术交流的加深,未来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高荣誉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