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过市成语解释】“招摇过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故意炫耀、张扬,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个成语带有贬义,多用于批评那些行为轻浮、不务正业或故意卖弄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招摇过市 |
拼音 | zhāo yáo guò sh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欲令天下之士,皆得自达于上,而其人又不肯自荐,乃招摇过市,求人知之。” |
含义 | 故意炫耀、张扬,以引起他人注意;也指行为轻浮、不务正业。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炫耀、张扬、显摆、卖弄 |
反义词 | 谦逊、低调、内敛、含蓄 |
例句 | 他整天招摇过市,让人觉得十分讨厌。 |
二、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以下几种情况:
1. 炫耀财富或地位:比如某人穿着华丽,到处炫耀自己的名牌衣物。
2. 故意吸引眼球: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做出夸张举动。
3. 行为轻浮:如某些人为了博取关注,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
三、常见误用
虽然“招摇过市”有明确的贬义,但在日常使用中,有些人可能会将其与“招摇撞骗”混淆。两者虽然都含有“招摇”二字,但含义不同:
- 招摇过市:强调的是“故意炫耀”。
- 招摇撞骗:指的是“假借名义进行欺骗”。
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避免误用。
四、总结
“招摇过市”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故意张扬、炫耀的行为。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也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批评和讽刺。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意思,避免误解。
通过表格形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这个成语的核心信息,帮助记忆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