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石心故事来源是什么】“木人石心”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心性冷硬,不为外界所动。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下面将从来源、出处及含义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故事来源概述
“木人石心”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记载,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王符的学者,他性格孤傲、不慕荣利,对世俗名利毫无兴趣。有人劝他出仕做官,但他坚决拒绝,并表示自己“心如木石,不为外物所动”。后来人们便用“木人石心”来形容他这种坚定的意志和冷漠的态度。
二、故事来源总结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故事人物 | 王符(东汉时期的学者) |
故事背景 | 王符不愿入仕,坚持自己的志向和操守 |
成语含义 | 比喻意志坚定、心性冷硬,不受外界诱惑或影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人有原则、不动摇,有时也带有一点冷漠的意味 |
三、延伸理解
虽然“木人石心”最初是褒义词,强调人的坚定与独立,但在现代使用中,有时也会带有轻微贬义,指人过于固执、不通人情。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
四、结语
“木人石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与操守的追求。通过了解其来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